非常醫生|治療ADHD醫生發現自己竟是ADHD 曾輟學做工廠賣點心35歲考入醫學院
發布時間: 2023/12/01 13:54
訪問美國兒科醫生王玉珍妙不可言。她落落大方承認有ADHD(專注力失調及過動症),說話佻皮跳脫,有時要像拼圖般把它組合,從雜亂中成章。
她做過工廠賣過點心到紗廠打過紗綫,35歲才入讀醫學院,別人看來人生迂迴,但也是難得精采。
家有五兄弟姊妹,王玉珍排行第二。她母親忙於家務,沒空理會子女的功課,不像時下父母,讓子女參加大量課外活動。孩子的自由時間多的是,游水和畫畫王玉珍都是自學的。
古靈精怪的王玉珍,像有無窮精力,她愛扮收音機,弟妹想聽歌或新聞,她都扮得神似。當爸媽晚上外出,王玉珍便肩負講故事給弟妺聽的責任,當她講到聲淚俱下時,原來他們都已經睡着了。
她很有運動細胞,愛打籃球;跑步接力賽中,隊伍遠遠落後,但當棒交到她手中時,卻能衝綫奪到冠軍。
中六停學做工廠
王玉珍的成績一直是中下,還留過兩次班,但兩次都錯不在她。第一次留班是小三時,她由街坊小學轉讀一間出名的天主教小學,不過要重讀小三。學校的課程內容紮實,令她的中、英、數打好了根基。
第二次是中一留班,因為從中文小學升上英文中學,有語文適應問題。
「我一直好百厭但無人知,成長路兜兜轉轉好崎嶇,也曾撫心自問為何與其他人這麼不同。」
19歲中五畢業至26歲期間,她過了非一般顛沛流離的7年。讀了一個月中六停學,因為想去台灣升大學,但卻去不成,之後試過在紗廠打紗、穿珠仔、車衫女工、酒樓賣點心、夜校教英文等;也在一間中學教數學,其後做生物實驗室助理,晚上跳班報讀中七夜校一年。
3年成為註冊護士
漫無目的,終記起中三時的夢想——讀醫,26歲時考入明愛醫院做護士學生,3年後成為註冊護士。「我回想,是讀護士救了我的ADHD症狀,做事變得有條理。」
但最終她沒有任職白衣天使,又忽萌讀大學的念頭,向父親表露心意,爸爸回答:「有大學收你至算啦!」王玉珍拿出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信,原來早有準備。
1980年8月,她遠赴美國主修經濟系,兩年半畢業。但心底裏還是較喜歡接觸人的工作,除了讀醫學院預備學科外,更修讀了心理學輔導碩士,同期在曼哈頓下西城兼職,為傷殘人士提供心理輔導一年,再以35歲之齡入讀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。「我這年紀才讀醫,我媽媽逗我說:『你畢業的時候,也是我退休之時!』我聽了不傷心也不勞氣,因為我的意志十分堅定,無人能勸阻。」
讀醫心法
讀醫要專注,也要牢記大量醫學知識,王玉珍有她的獨門方法。「我上堂是朝八晚四,四點鐘過後我會到圖書館充足備課半至一小時,再精讀當天所學的課業,並寫note card加深記憶,毫不浪費時間。」
她說,所有的知識分兩方面,一是故事一是死記,需要死記的東西,溫習要有效率不斷重複方能記得牢,等車、上洗手間時拿出note card來看,記憶就深刻。「我35歲才入醫學院,無其他機會,必須運用創意和方法去完成學位。」
4年醫學生涯,畢業後她到加州受訓3年,獲得兒科醫生資格。1994年回港考非英聯邦醫生文憑資格,留港執業,主治行為及發展兒科和情緒病。
50歲發現是ADHD
「我幾時確診ADHD,是病人話我知的。」20多年前她由美國返港,由於她的背景是美國心理學碩士和美國兒科背景,很多醫生把懷疑有ADHD的病人,轉介給她診治。
「當時ADHD是新事物,我對此認識不深,便到外國參加不同的會議和工作坊,戰戰兢兢地為每位病人問診。其中也動用我的創意,加上兒科的基礎訓練,對每位求診者,進行詳細的問診,包括三代家族史。我問下問下症,發覺症狀都好似我,那時我都已經50歲了。」
她覺得ADHD並沒不好,人們害怕這標籤,以為是精神科的類別,一生人就「係咁先」。「我反而覺得有些人已有ADHD症狀,卻未被診斷出來咪仲慘,知好過唔知。」王玉珍指ADHD的人是thinking outside the box也具創意,若診治ADHD成功,不一定會有成功的人生,但知己知彼至少能減低失敗的機率。
最新影片推介:蔣祖曼專訪
願望:發明汽車
ADHD患者如能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行業,也能如魚得水,但有些就算選對了都不順遂,例如經常遲到、開會途中突然走出去吸煙、忘記文件放了哪裏等等。「其實如果做的工作沒有以上的功能失調,避重就輕,可以毫無影響。」
王玉珍也覺得自己精力無窮,不怕辛苦、不怕吃虧,也不怕受委屈。她讀書和診治病人有自己一套方法,但坦言生活上就十分混亂,常重複買同一本書,幸家中有工人,診所裏有得力助手,幫她妥善組織一切。
ADHD的她具創意,不拘規限,有自己想法,做人海闊天空甚自在。「我想發明一部汽車,只有這個願望未達到。」點子天馬行空,真是估佢唔到。
記者:周美好